内乡县嘉宏石材工艺厂
联系人:符金明
电 话:15993156038
电 话:15893535328
传 真:0377-65276788
网 站:www.nxxhjsc.com
地 址: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板场乡符庄村
作为一个词语的“碑”在春秋时期也已经存在,只不过其性质和功能迥异于后世。下面南阳墓碑批发商来告诉你:
其一,时间的测度工具。《仪礼·聘礼》记载“东面北上,上当碑南陈”对此郑玄的注文中解释道“宫必有碑,所以识日影,引阴阳也”,也就是说,碑竖立在宫廷院落之内,作为投射太阳的影子来推算时间的工具。
其二,系牲畜的固定物。《礼记·祭义》记载“祭之日,君牵牲??既入庙门,丽于碑”(郑玄注:丽犹系也),也就是说碑也被用作祭祀场合用来系绑牺牲用品的桩子。
其三,墓穴四角牵引绳索的工具。《礼记·檀弓下》记载“公室视丰碑,三家视桓楹”,郑玄的注释解释道“丰碑,斫大木为之,形如石碑,于椁前后四角竖之,穿中,于间为鹿卢(辘轳)也”,也就是说碑被用来牵引绳索,将棺椁下放到墓穴中。这种较大的被不易腐坏的石头所取代并刻上死者生平,成为墓碑的雏形。
在战国末期及秦朝一代,现代意义上的“碑”开始形成。一方面,被称为碑的竖石开始出现文字,具有了记事的效用;另一方面刻石的形制发生变化和发展,如泰山刻石“高三丈一尺,广三尺(《晋太康地记》)”,琅邪台刻石“高一丈五尺,下宽六尺,中宽五尺??顶宽二尺三寸,厚二尺五寸(《山左金石志》”这表明秦石的刻石已经不同于直接在山崖石壁上雕刻,而是出现了人工雕磨的一定形制,是正在进化的碑。到了西汉,语用上的“碑”形成,这个词汇开始被用于描述刻石,原本的意义逐渐失落了。